• English

上海凡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凡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021-50263208
客服微信:ipharmogo

周一至周五 9:00~19:00

解决方案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典型用户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培训通知
    • 公司动态
  • 产品中心
    • GastroPlus
    • ADMET Predictor
    • DDDPlus
    • 其他产品
  • 培训中心
    • 视频汇总
    • 技术视频
    • 凡默谷技术文章
    • 使用FAQ
    • 历年文献汇总
  • 在线申请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全部
    • 公司简介
    • 典型用户
    • 合作伙伴
  • 新闻资讯
    • 全部
    • 培训通知
    • 公司动态
  • 产品中心
    • 全部
    • GastroPlus
    • ADMET Predictor
    • DDDPlus
    • 其他产品
  • 培训中心
    • 全部
    • 视频汇总
    • 技术视频
    • 凡默谷技术文章
    • 使用FAQ
    • 历年文献汇总
  • 在线申请
  • 联系我们
免费公开课 | 采用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评估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
  1. 您现在所在位置:
  2. 网站首页
  3. 培训通知

免费公开课 | 采用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评估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

2021-04-16 11:35:26

直播时间


2021年4月27日(周二)14:00-16:00

课程简介


在临床应用中患者经常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例如,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多重用药,或普通人群同时服用胃酸减少剂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DDI,从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改变治疗的效果。

2020年FDA发布了药物相互作用体外/体内研究的行业指导原则,2021年1月CDE发布了《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为DDI研究提供了参考。基于体外试验结果和临床药动学研究数据可采用模型法预测潜在的临床DDI,DDI的预测模型包括基础模型、静态机制模型和动态机制模型(如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PBPK模型可以预测在不同情况,不同个体中、不同机制引起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从而指导下一步试验的开展或替代部分DDI临床试验。

本期公开课将介绍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应用现状。包括法规机构的观点,申报材料中采用PBPK考察DDI的现状。接着讲解两个应用案例:以促变药Esaxerenone为例介绍使用静态机制模型和PBPK模型评估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的一般流程。以Pictilisib为例介绍了如何使用PBPK模型评估食物和胃内pH值变化对药物体内PK的影响。

报名方式,见下方海报!

image.png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4月27日(周二) 中午12:00

主讲人


王钰玺 上海凡默谷 技术支持

4年的药物建模与模拟从业经验;已完成多个药物的建模与模拟,如评估或建立与生物体相关的溶出条件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加入凡默谷之前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物制剂方向的基础研究。

建议参加对象


  • DMPK人员

  • 临床药理人员

  • 新药研发人员

  • GastroPlus用户

咨询或加微信群


微信号:小蘑菇二维码.jpgipharmogo

小蘑菇二维码.jpg



  • 上一页: 免费公开课 | 采用PBPK模型预测食物效应(英文)
  • 下一页: 免费公开课 | 罗氏制药案例分享:在小分子药物开发早期阶段,采用HTPK模拟技术评估PK性质(英文)
logo
  • 上海市
  • 021-50263208
  • 客服微信:ipharmogo

快捷导航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培训中心
  • 在线申请
  •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Copyright © 2018-2021 上海凡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3663号-1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QQ客服